欢迎访问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网站

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1
/
/
创新团队

橡胶研究团队

橡胶研究团队

前身为1962年成立的“德宏垦区橡胶育种站”,以立足云南省西部(德宏、临沧、保山)热区资源,开展适宜纬度偏北、海拨较高的橡胶抗寒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曾收集保存橡胶种质达480份,以大田高产、抗寒、抗旱单株为主,结合人工杂交、辐射诱变等技术手段,先后选育出速生、抗寒、高产、抗旱、早落叶等品系194个,其中达试推级或较有利用价值的品系如芒市1-33、芒市1-14等7个。1999年从省热作所引入云研77-4、云研77-2试种推广。2007年建立橡胶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每年可为生产提供20-25万株优良橡胶种苗。2008年纳入“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南亚热作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拥有科技人员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4人,长期承担多项国家、省、州市橡胶树科研示范性项目,是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德宏试验站建设依托平台,拥有7个高产速生新品种(云研77-4、热垦628、热垦525、湛试327-13、热研8-79、IAN873、热研7-33-97)区域性试验基地239亩,抗寒前哨点30亩,建有增值苗圃800m2,育苗温室大棚1152m2,从事橡胶树新品种籽苗芽接苗和小苗芽接苗繁育工作,“十三五”以来本中心积极探索橡胶林下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建有橡胶-咖啡、橡胶-胡椒、橡胶-益智及橡胶林下养殖等新模式示范基地300余亩。  研究方向  橡胶树抗寒高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及优良种苗繁育推广;  橡胶树高产高效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滇西南植胶区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  滇西南植胶区科技竞争力提升建设;  研发的目标和任务  紧紧围绕区域产业技术需求、开展橡胶树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为德宏、临沧两个植胶区100多万亩橡胶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研究计划  引进熟化橡胶树籽苗、小苗芽接技术,实现橡胶树种苗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开展橡胶树抗寒砧木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抗寒砧木品种1-2个;  完善橡胶新品种抗寒前哨点建设,为我国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加强橡胶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区建设,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抗寒、高产新品种1-2个;  广泛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推介橡胶新品种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辐射德宏、临沧两州市,带动邻邦缅甸,为橡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更多

咖啡研究团队

咖啡研究团队

研究方向:  包括咖啡种质资源、咖啡遗传育种、咖啡耕作学、咖啡园生态系统、咖啡初加工系统、咖啡质量评价、咖啡产品研发及咖啡副产物的利用等。  咖啡研究内容:   良种繁育技术  咖啡良种繁育技术是整个生产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咖啡优质丰产的重要基础,技术主要体现在:优异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评价,实现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利用;咖啡抗锈基因发掘利用技术;新品种的定向选育技术,定向高效培育咖啡新品种。   栽培技术集成  咖啡是高产、高效、多年生作物,掌握栽培要点,有助发挥长期效益。技术主要涉及咖啡体细胞栽培技术,咖啡嫁接或扦插高效栽培技术,从提高栽培设施条件,改进扦插基质与方法、提高效率、质量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突破培育技术瓶颈,建立起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规范化和产业化应用示范。   精深加工技术  重点围绕发酵脱胶、机械脱胶、干燥等技术研究与集成;咖啡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解决速溶咖啡提香增香、生产工艺成分收率低等技术问题。   新产品开发技术  开展咖啡豆中的物质基础研究,发掘咖啡中种类繁多结构怪异的新成分、新功能、新用途,定向研发具独特功能新产品技术。   咖啡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围绕生物发酵处理技术,进行咖啡特色饲料添加剂和有机肥生产,利用微生物好氧或厌氧发酵技术,对咖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果皮、果渣、果壳等废弃物在短时间内进行分解、腐熟达到无害化处理。  1967年开始从事咖啡品种选育工作。先后与肯尼亚咖啡研究所、德国波恩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国外咖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从肯尼亚、布隆迪、科特迪瓦、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印度、葡萄牙等国家引进大量的咖啡种质,2009由农业部正式授牌为“农业部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至2017年底,共收集保存咖啡种质526份。咖啡研究团队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2人,包括正高3人、副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云南省突出贡献奖二等奖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3人。咖啡研究团队以“咖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为研究目标,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2项、农业部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云南省重大产业专项、攻关项目、重点研究项目多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云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选育咖啡新品种8个,其中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个,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个。制定农业行业标准6项,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德宏州地方规范2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3部。创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园1个。咖啡良种推广面积超过100多万亩,技术服务辐射云南、四川、海南等咖啡产区,为我国咖啡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

药用植物研究团队

药用植物研究团队

药用植物研究团队始建于1999年,2012年被德宏州认定为德宏州石斛产业化发展创新团队,目前有研究人员12人、技术工人5人,包括正高2人、副高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硕士4人,德宏州兴州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人,省级创新人才2人,州级创新人才2人。先后承担了国家、云南省和农业部药用植物产业开发方面、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和科普示范的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经费资助超过1500万元,在石斛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生态栽培、病虫害防控、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标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其中,获奖成果10项,建设农业农村部石斛种质资源圃30亩,引进保存石斛种质197种470份,登记新品种11个,制定标准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包括协作1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建有国家农业部药用植物研究中心3000㎡,配套仪器设备400余台套,标准温室12000㎡,达年产组培苗600万株的规模。承担社会责任,在本所建成了占地700亩的热带作物间套种高效科普示范基地,协助瑞丽市科技局在瑞丽的5个乡镇建成了瑞丽市热带南药科普示范基地5个;与企业合作建有农业部石斛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50亩;广泛推广石斛、滇重楼、白芨、滇黄精、金线莲等中药材先进适用技术,制作技术手册6册和光碟1份,培训学员超过8000人次,发放培训手册超过10000本,是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南药专委会依托单位,为全国南药研究单位。 研究方向  以石斛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可持续绿色生态栽培研究为重点,根据产业需求和地区特色适度发展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和食用菌开发利用研究,为德宏生物医药和特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学科建设  种质资源保护学:持续开展对石斛等药用植物、野生蔬菜、药食同源药材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进行农艺性状精准鉴定和分子筛选鉴定研究,评价品质性状,完成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利用研究,筛选出1-2个重点品种。参与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  育种学:进行选育品种一致性、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测定,筛选优良品种,规模化育苗并推广示范。  生物技术:研究石斛等药用植物、野生蔬菜、药食同源药材和食用菌的外植体消毒、培养基筛选、接种技术、培养条件和假植育苗技术,每年储备1-2种作物的组培快繁技术,建设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根据种质资源保护目的和订单需要适度繁育种苗。  耕作栽培学: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石斛等药用植物、野生蔬菜、药食同源药材的根系生长特点、水肥需求规律、能量分配规律,结合附生载体基质、叶片养分普查,集成石斛等药用植物、野生蔬菜、药食同源药材林下有机种植技术体系。  植物保护学:重点攻克石斛疫病防控技术瓶颈,开展重要病害的多态性分子标记分析、生理小种ITS标记分析和克隆测序;石斛主要害虫生物学习性及危害规律研究,进行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构建林下有机石斛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标准,设立防控示范基地与病虫害监测点,建立主要害虫监控体系并示范应用。同时开展野生蔬菜、药食同源药材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针对生态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选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

更多

检测中心团队

检测中心团队

检测团队组建于2014年1月成.,是首批被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于2017年3月获得云南省质量监督局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  共有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9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历7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人。总投资800余万元,实验室800平方米;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检验检测参数覆盖理化检验、营养成分及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等指标。业务涉及种植、水产、养殖、畜牧的初级农产品,包括咖啡、茶叶、石斛、甘蔗、热带水果、粮食、瓜类、蔬菜、菌类、蜂蜜、鱼类、贝类、禽类、牲畜等;风险因子评估范围包括农药、重金属、兽药、激素、肥料、饲料、添加剂、环境空气、灌溉水、畜禽饮用水、渔业养殖用水、栽培土壤、池塘底泥等检验检测等工作。  团队主要职能是承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任务,承担国家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复检检验及委托检验等工作,持续对授权区域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进行动态跟踪与风险监测任务;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宣讲、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任务;为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更多

上一页
1

友情链接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瑞丽市瑞京路29号
电话:
0692-3035332
传真:0692-3035332

行政办公室:administrator@dtari.org.cn

科研办公室:research@dtari.org.cn 

咖啡研究中心:coffee@dtari.org.cn
检测中心:testing@dtari.org.cn   

OFFICAL ACCOUNT

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滇ICP备1800795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